打不烂摧不垮的钢铁意志
● 锻造强大的意志
孟子有云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
时至今日,这番教诲依然适用,一个渴望有所作为的人,必得磨砺出坚忍的意志,没有意志就没有最后的胜利,哪怕你再有天赋、有金钱、有地位、有学识,都很难获得大的成就。对军人来说更是如此,无论什么时候,都不能让意志在自己的身上垮掉。
确实,世上没有一种东西,能比得上坚忍的意志。意志力强大的人,如同一棵参天大树,面对再多的风雨,都能够傲然挺立,坚信自己可以抵挡住所有的考验。在意志力的作用下,他们往往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,在法国沦陷区,德国军官把一位被打得血肉模糊的美国士兵推出来示众。士兵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的恐惧,他的目光掠过悲愤而又无奈的人群,慢慢地举起凝着血痂的手,用食指和中指比画出了一个“V”的胜利手势。
群众骚动了,德国军官大怒,令人砍去美国士兵的手指。士兵昏厥了过去,一盆冷水将他浇醒,他又艰难地站了起来,伸出两只已经没有手指的血臂,组成一个更大的“V”字,向天空伸去。那一瞬间,全场死一般的寂静,旋即又如海浪般沸腾。
残暴的德国军官战栗了,他没有想到,这个象征着胜利的英文字母竟然无处不在,无可匹敌。他垂下头,看到台下的民众全都张开了自己的手臂。此时,德国军官突然明白了:就算他能砍去所有的手臂,也无法砍去这个字母代表的勇气,更无法砍去已经融入勇者骨子里的那份坚忍的意志。
意志是坚忍的,也是不可动摇的。每一位军人都有着铁打的坚强意志,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,什么样的险阻,都难以抵挡意志坚守的信仰,金钱不能,血与火不能,这就是军人的意志力,也是他们传递给世人的动人品质。
罗马哲学家塞尼卡有一句名言:“真正的伟人,是像神一样无所畏惧的凡人。”
对每个人来说,谁能以不屈服、不放弃的精神去直面一切,谁就可以成为疲惫生活中的“英雄”。当然,要锻造强大的意志,必须在平日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和内心的懒惰、厌烦、恐惧、沮丧等消极情绪做斗争,用理智的头脑支配自己的欲望、情绪和注意力,唯有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强大的内心和顽强的斗志。
● 在困境中保持振作
海明威在《战地春梦》这本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小说中写道:“世界击倒每一个人,之后,许多人在心碎之处坚强起来。”在遇到挫折打击时能够爬起来前行,在面对重压时依旧傲然挺立,不放弃自己的理想,坚定自己的方向,这就是意志力对人所起的积极作用。
“等待与机会同在。”这是拿破仑信奉的一句格言。
拿破仑在担任革命军小队长的时候,就等待着崭露头角的机会。在等待中,他渐渐掌握了法国军事和政治实权,并且运用各种外交手段,以保证法国独立。至此,拿破仑成为法国人民心中的英雄。后来,拿破仑登基为皇帝,让法国成了欧洲的霸主。
从表面上看,拿破仑是一个战绩辉煌的人物,可实际上,他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,以坚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勇气,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,这种成功就是“等待后的成功”。
在征服了全欧洲之后,拿破仑说了这样一句话:“庄严与滑稽之间只有一步之隔,等待与机会之间只有一步之邻。”
对于所有成大事的人来说,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能力的局限,而在于等待成功的意志力是否坚决。能力是取得成功必须的条件,但并非是充分必要的条件。
回顾一下那些受人瞩目的成功者们,在提及成功秘诀的时候,他们很少说起“能力”,说得最多的都是那些给予能力本身的启动力、渗透力、持续力等力量。促使他们成功的,不是只有能力,而是努力和忍耐。
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,能力可以培养和锻炼,但是引爆潜能的前提依然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。
美国著名作家爱伦·坡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坎坷,可他从未向生活低头,他不屈服的精神造就了他文坛上的巨大成就。他曾经说:“强烈的成功欲望会使一个人忘记一切苦痛,迎来成功的一天。”
在美国文坛上,恐怕再也找不出比爱伦·坡的命运更坎坷的作家了。
他从小是个孤儿,受尽了世人的欺辱和白眼,但他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。生活中所有的痛苦经历,都成了他创作的源泉与动力,苦难鞭策着他,让他忘记了痛苦,不断地奋斗,终成一代文豪。
意志力是一种正能量,能够让人克服一切困难,对普通人而言如此,对军人而言更是必不可少。为了磨炼军人的意志,部队会组织各种锻炼意志的活动,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战士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坚韧意志。翻山越岭、长途跋涉、实地演习、野外生存等一系列的训练,锤炼的不仅仅是战士的身躯,还有他们的内心。一名军人,必须拥有比常人更强大的内心,将来才能面对困难和失败,甚至是鲜血和死亡。
艾森豪威尔曾经对士兵们说过:“如果你们想成为一名让国家为之骄傲的军人,那么你们必须拥有坚固得像钻石一样的意志力,并以这样的意志力,引导自己朝着目标前进。那么,你所面对的问题和困难,都会迎刃而解。”
任何事情如果没有踏平坎坷的坚持,就没有辉煌的胜利,只有百折不挠地坚持,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及成功。军人也好,普通人也罢,认准了一件事情,就要不屈不挠地坚持。那些在前往成功的路上跌倒了,懂得凭借顽强的毅力站起来继续前行的人,才能在逆境之下勇往直前,踏上成功的彼岸。
● 人物故事|丁晓兵:人可以有残缺之躯,不可有残缺之志20年前,他是赴汤蹈火的英雄;20年后,他是感动中国的榜样。有人说,他是一座富矿,蕴藏着太多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。他在战时敢舍命,平时能忘我,从逆境中挣扎启程,在顺境中保持清醒。他就像一把号角,让理想与激情在士兵的心中蔓延。他,就是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总队政委、被评为第八届“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”、被中组部授予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荣誉称号的铁血少将——丁晓兵。
·用左臂敬礼的军人
在某军队方阵中,士兵们的动作整齐划一,唯一站在方阵队伍最前面的领队者丁晓兵,选择用左手敬礼,这绝非在搞特殊化,因为他是一名独臂军人。
丁晓兵是安徽合肥人,1983年入伍,参加过两山战役,曾担任昆明军区第二侦察大队侦查四连捕俘手。1984年10月,丁晓兵所在的侦查大队参加边境防卫作战,为了争取到最艰巨的任务,他用鲜血写下战书:“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,打头阵、当尖兵,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!”他先后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侦查和作战任务。
有一次,他们潜伏到敌方阵地前沿执行侦查和抓捕任务,后与敌方交上了火。当时,侦察连有4个捕俘手,高地上驻扎了40多个敌人,他们准备虎口拔牙强势抓捕。整个行动进展得还算顺利,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,他们已经得手了。
然而,在撤退的时候,意外发生了。敌人开始疯狂地进行火力报复。
丁晓兵说,当时3个高地的火力同时向他们进行压制,封锁了撤退的线路。
突然,一枚手雷从高地砸过来,那时候也没顾得上多想,因为抓住了一个俘虏,把俘虏一把压在地上,右手抓着手雷就想往外扔,可是已经来不及了。
丁晓兵回忆道,当时手雷在被扔出的时候炸了,那一瞬间并不知道自己的手臂没了,因为有一个炸弹的冲击波。等他醒来后,发现俘虏在往回跑,他一下子就把对方扑倒了,当时本能地想按住他的脖子,可一下子就歪倒了,这时才知道手臂肘关节已经没了,大臂的骨头一下子就插到了土里面。
等他爬起来的时候,看到大臂的部分只有一点点皮了,当时已经完全麻木了,感觉不到疼痛,只是大臂的血管不住地往外喷血。丁晓兵压着那个俘虏,开始喊:“连长、班长你们赶快过来,我胳膊断了。”
战友们过来后,制服了俘虏,而后用止血带为丁晓兵做了一个简单的包扎。接着,他们就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后撤退。撤退的时候灌木很多,过程中有一位战友不幸牺牲,而他们还要把这名牺牲的同伴背回来。当时的行动非常困难,敌人的火力也很猛。
丁晓兵断裂的手臂只有一点点皮挂在上面,所以总被树枝挂住,扯得皮很痛。最后,他竟然用匕首把那只断臂割掉了。当时,因为想着带回来缝一缝还能用,就把断臂别在腰上。中途好几次,他都差点撑不住了,老班长一边走一边掐他的人中,说:“晓兵你不能倒下去,再过一会儿我们就到了,你坚持一下。”
那时,有一种必须完成任务的信念,也有一种求生的本能,让丁晓兵撑了三个小时,一路滴着血往回走。这时,他看到了自己的战友抬着担架赶来。